一日一餐的飲食減法練習,感受食物的真味道

2018-04-04 3679 0

作者/ 洪平珊

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「不懂得吃東西的人,無法和大地產生最真實的交流。」2017年初我嘗試了幾個月的一日一餐生活,雖然吃得很少,卻帶領我真正進入了食物的情感世界。

吃飯對我而言一直都很巧妙,雖說也喜歡上餐館享受美食,但就沒什麼烹飪天分,對於飲食亦無太多深刻的記憶。開始自己打理三餐之後,吃飯反而變成一種例行公事,每天按三時得思考該吃什麼,花幾個小時卻只能消除飢餓感。開始關注垃圾議題之後,又發現生活廢棄物和自然物資的消耗大多來自於吃食,心中便常浮起一個詭異的念頭:要是永遠不會肚子餓,就能徹底從這個循環和垃圾中解脫了吧!年初時意外發現《不吃的人們》一書,便開始探索關於「少食」這個奇妙的世界,發現不僅有益健康,也節省下生活中很多時間跟花費,帶著一股強大的好奇心,立馬就決定在生活當中試一試。

少吃,讓人真正擁有飲食之魂

我和另一半評估日常作息,外食早餐通常沒有健康的選擇,又趕不及自己做;午餐讓人昏昏欲睡,一直想擁有清醒的午後時光;晚餐的時間最充裕,工作結束後想放鬆,兩人一同料理剛好非常紓壓,又能夠毫無時間壓力地用餐,不僅能夠好好品嚐食物,同時也是陪伴對方好時機。

這個新的計畫才開始沒幾天,我們就立刻嘗到甜頭。之前只是懶洋洋地想解決晚餐,但隨著少食的調整,到了晚餐時間早已飢腸轆轆,滿腦子都是想吃的東西,就算端上桌只是粗茶淡飯,味蕾都有極致享受,每口都吃得津津有味。想要嘗試的料理靈感有如泉湧,即使耗時也不排斥,畢竟一天就煮這麼一餐。同時維持以往的預算,原先按三餐分配的食材費,現在集中火力,不僅食材等級大為提升,偶爾要選餐廳用餐,也捨得吃過往只能遠觀的昂貴餐廳,感受不同的味覺刺激。我們本來想要解決吃東西這件煩人之事,沒想到幾週內「飲食」卻變成我跟另一半最熱門的話題!

不是強忍肚子餓,而是感受自己飢餓的需求

「不會肚子餓嗎?」這是周遭朋友最常有的提問,也是當初我們最想知道的事情,而探索的好奇心催生了一切發生。同樣都是血肉之軀,當然會有飢餓感,這是讓生命能夠安全生存的最大條件。然而也因為食物隨手可得,讓人忘記飢餓存在的真正意義。我本來是個非常不耐餓的傢伙,一餓肚子要不給食物,要不就立刻翻臉,每天都有飢餓緊急救火隊的情節上演。對我來說,大腦一接觸到餓肚子的訊息,下意識就是立刻塞食物撲滅它。因此,從未好好感受過真實的飢餓感。

實驗初期,我讓自己盡可能都待在家裡,避免自己的飢餓無名火傷到冤枉之人。因為行程單純,一開始覺得飢餓難耐時,就讓自己躺在床上,兩眼瞪著天花板放空,靜靜地去感受身體的各式變化,慢慢發現飢餓其實有著許多微妙的層次。我運用內觀靜心的方式,如同情緒來時盯著發怒的自己,也用第三者的眼光看著自己的飢餓感。許多次在專心感受之後,飢餓感就如海潮般慢慢褪去,身體卻留下很清明的感受。就好像心裡頭有著什麼東西需要被滿足,只是透過身體的飢餓來傳達,但是單純地用食物餵飽自己根本起不了作用,不久之後那個不滿足又將席捲重來。後來,我稱它們做「情緒的飢餓」。而真正來自於身體的飢餓感則不同,出現的次數不那麼頻繁,只是持續而淡淡的空腹感,不催促也不急迫,很有耐心地告訴自己該補充營養了。

短短幾個月的實驗,不僅讓我重新找回吃的享受,也重新認識飢餓感。不再會因為餓肚子大暴走,可以自由選擇進食的時間跟份量,成為真正掌握自己吃食的主人。這個練習也讓我重新看待「需要」這件事,畢竟我們連最基本吃的需求都鮮少真正瞭解過,又如何判別生活中其他的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呢?

文章出處: http://www.feel-more.org/2017/11/17/hong_ping_shan_realfood/

Categories: Yogi Food
share TWEET PIN IT SHARE
減法生活 Feel More

是由一群在臺灣與香港綠色和平工作的年輕人所成立,我們關心環境,也熱衷探索生活的美學。 我們想要邀請在臺灣和香港的你,和我們一起開始「減法生活」,看看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樣變化,或許你會發現「加法人生」的小確幸。

Leave a reply

Leave a Reply